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宣传 >

健康宣传

艾滋病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0-11-26 11:05

  来源:金坛区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病毒感染会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这些并发症会对人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可能会威胁生命,因此艾滋病病毒会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红丝带标志的意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第二,让人们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第四,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


哪些人群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
       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大致可分为3类:
    (一)有高危性行为史者。其中包括男性商业性行为、女性商业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性伴侣、异性多性伴者、男同性恋者、性病患者。
    (二)有不安全血液及制品接触史者。有过有偿供血(浆)史者,用公共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怀疑接受过不安全的输血及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制品者,生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使用未经严格消毒器械拔牙、美容、纹身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的人员。
    (三)职业暴露者。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手术器械刺破皮肤、黏膜的医生、护士等,接触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液样本的实验室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监管人接触在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食物、饮水、空气;礼节性亲吻;礼节性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公用马桶、浴缸;蚊虫叮咬;纸币、硬币、票证。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一)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根本措施;
    (二)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四)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文/吴嘉丽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