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宣传 >

健康宣传

怪异的“打摆子”:了解疟疾,防治疟疾


发布时间:

2021-04-13 09:42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跟着春天的脚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温度也逐步升高,相信大家的心情肯定也如春天盛开的百花,灿烂非凡。但此时一种我们讨厌的昆虫却悄然而生,那就是蚊子。
       蚊子作为一种可以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体,引得人们十分厌恶,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今天我们就着重来了解一下疟疾,俗称“打摆子”。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在夏秋季节最为常见,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发地区。但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现,我们也应该了解它。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从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恶性疟约为9-14天,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12-18天,三日疟约为18-40天。
       另外,输入带有疟原虫的供血或血制品也会感染疟疾。
疟疾的症状有哪些? 
       疟疾的潜伏期可长达25天。潜伏期后刚开始发病时,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的症状,浑身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有的会出现发冷、高烧症状。发冷时浑身哆嗦,发热时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若患者发作几次仍不到医院就诊检查,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脾肿大。有些重症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病例,病情急,非常凶险,在发病后6到10天可出现昏迷,脏器损伤可达五个以上,致死率明显增加。
哪些人是疟疾高风险人群? 
       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是疟疾高风险人群。在疟疾高传播地区,5岁以下儿童尤其容易受到感染、生病和死亡,三分之二以上的疟疾死亡病例(70%)发生在这一年龄组。孕妇也面临着死于严重疟疾并发症的极高风险,疟疾还是导致自然流产、早产、死产和孕产妇严重贫血的病因。
如何防治疟疾?
1. 提前了解情况
       即将前往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员,出国前应充分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也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关疟疾防治知识。
2. 防止蚊虫叮咬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首先要穿长袖紧口衣裤,其次要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含避蚊胺,英文DEET或其他有效驱蚊成分)。所有产品均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方法进行使用,从而起到保护人体、驱蚊防蚊的效果。同时使用蚊香、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等防蚊措施。
3. 发病及时就医
       在国外,一旦出现发热或感冒样症状应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4. 确诊按时服药
       确诊疟疾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

文/吴凯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