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宣传 >

健康宣传

【全民营养周】“合理膳食 营养惠万家”——烹饪中的大学问


发布时间:

2021-05-18 14:08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今年的全民营养周又双叒叕开始了啦!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 营养惠万家”。
       营养学在中国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也日益凸显。所以合理膳食,成为每个家庭必须关注的话题。
       在家吃饭,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最好机会。不过,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有的可能是大鱼大肉一整天,也有的可能就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凑合凑合也一天。怎么才能让我们的饮食营养满满,共享健康与美味呢?答案就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平衡膳食餐盘”。
食物要多样,比例要恰当
       1. 谷薯不可少,全谷占三分
       小贴士:饺子、馄饨、包子或者馅饼,都是皮包馅的主食。
       2.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小贴士:和家人一起逛逛菜市场,认识更多蔬菜和水果,多尝试一些新品种。
       3. 鱼肉蛋奶豆,要吃莫要贪
       小贴士:掌握一些荤素搭配的食谱,在吃肉的同时也能吃到菜。
       4. 减少油盐糖,健康加几分
       小贴士:少吃加工食品,慎用调味料。
       5. 每天喝奶300g,饮水要足量
       小贴士:喝淡汤也可以增加水分的摄入。
 
 
如何更多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素
       健康饮食,需要选对食材,需要搭配合理,还需要健康烹调。健康烹调的目标是:在达到食品安全目标、带来良好口感风味的同时,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让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符合人体需要,还要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盐糖等成分,以免不利于预防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
       损失营养素的因素,主要包括加热破坏、氧化破坏、酶解破坏、溶水损失和溶油损失等几个方面。
       谷类食物,也就是主食,烹调损失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过度淘洗、倒掉浸泡粮食的水、油炸油煎,以及煮粥加碱,是维生素B1损失增大的主要原因。反之,在米饭中加入糙米、小米、杂豆等全谷杂粮食材,并经常吃点蒸煮的山药红薯土豆等薯类,替代部分白米饭,是增加多种B族维生素的好方法。
       蔬菜类食物,烹调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维生素C和叶酸,它们既怕热、又怕氧化,还容易溶在水里损失。维生素B2和部分多酚类成分也容易溶水损失。除了直接生吃之外,蒸菜和急火快炒的方式损失维生素比较少。
       此外,用加少量油的半碗水来替代大量炒菜油,菜下锅翻匀后再焖一两分钟,即“水油焖”烹调法,也有利于多种维生素的保存,维生素C的保存率可以达到80%~90%的水平。
       鱼肉类食物烹调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烹调中避免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氧化,避免过度加热产生致癌物。因此,清蒸、炖煮都是好的烹调方法,不冒大量油烟的炒肉和包上锡纸并控温的烤制也可以。
       油炸和炭火烧烤是最不健康的烹调方法,它们不仅造成营养素损失,而且会产生大量氧化产物和致癌物。有多项研究表明,过度加热的肉类会促进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不利于预防肠癌。
 
如何避免过多的油和盐
       烹调中加入过多油脂,会大幅度升高主食和菜肴的热量值。所以需要控制体脂和体重的人,都需要做到少油烹调,每日食用的烹调油最好能控制在25克之内(包括油条、葱花饼等所放的油)。
       不吃加了油的各种“花色主食”,少吃零食点心,不吃煎炸菜肴,增加蒸煮炖和凉拌菜的比例,就可以有效降低摄入烹调油的数量。例如,每餐一个炒菜、一个炖煮、一个蒸菜或者凉拌,配一碗杂粮饭或白米饭的吃法,既减少脂肪摄入量,又能增加营养素保存率。
       烹调减钠,对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做凉菜时不要提前加盐腌制,炒菜时起锅前再放盐,少喝咸味的汤,少吃咸菜,减少沙拉酱用量,少用各种“下饭酱料”,把普通盐换成低钠盐,放了鸡精味精就少放点盐……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减钠。
       学会这些健康烹调的小知识,可以让饮食生活兼顾健康和美味!
 
文/徐莉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