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宣传 >

健康宣传

【微创技术】“微创”神经内镜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福音


发布时间:

2021-06-07 10:31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高血压脑出血多可怕?
       高血压脑出血(简称HICH)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继发于高血压,多见于基底节区,以高致残率、致死率为特点,约35%-50%的患者发病后一个月内死亡,仅20%的患者预后可以生活自理。
       在我国,HICH发病率约0.75-1.15/10万人,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HICH 的颅内血肿占位效应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导致周围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血肿溶解释放物质可进一步诱发脑水肿,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
       因此,快速、彻底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中断脑损伤机制,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可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2021年5月15日,患者蔡某某,78岁,女性,因六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瘫痪,被家人发现后急送至我院急诊,CT检查显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即刻收入我科治疗,患者家属否认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患者入院三天后意识反应下降,脑内血肿较前增多,具有手术指征,与家属沟通交代后,家属同意经全麻后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后意识较前改善,可自行睁开眼睛,按要求做动作。
 推进微创神经外科技术!
       近几年,“微创”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推进,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为新的治疗方向。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借助内径较小的工作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脑组织水肿的程度,减少手术副损伤。术中内镜多角度、近距离、局部组织放大观察,可获得清晰视野,暴露肉眼无法观察的盲区,最大程度地清除血肿;还可以有效避开重要血管、脑重要功能区;且能对血肿腔彻底止血,避免术后再出血,阻断血肿多种继发性病理损害,较早进入神经功能恢复期。
       以往,对于基底节区血肿较多的HICH(血肿量>30ml)治疗方式,主要以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该术式创伤较大,对正常脑组织破坏范围较大、较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 感染、大面积脑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再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较高的并发症相关病死率。
       所以,与传统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另外,神经内镜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脑积水等的治疗,且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文/钱腾达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