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宣传 >

健康宣传

儿科门诊为什么这么“热闹”,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发布时间:

2017-09-12 13:44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这段时间我们在医院儿科门诊听到的最多就是:唉这个毛病真是受罪,手上脚上出水泡就算了,小姥嘴里都破了,也不吭吃东西,要不吃点东西就哭,这几天都瘦了好几斤了;幼儿园也不让进,天天在家里窝着;老师让回家要消毒,这个怎么消我们也不懂;家里还有一个小的,也不知道怎么预防,真是愁死人了!不要着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询问了医院的儿科专家,让我们慢慢为大家一一解答!
问:孩子们生什么病了,为什么都是集中在这一时段?
答:孩子们是得了手足口病,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这是因为这段时间温度适宜,易感人群聚集(就是这段时间孩子们都聚集在学校),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做好防控措施,让我们的孩子安全度过危险期。
问:手足口是什么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它是由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般症状轻微,多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般病程为7-10天;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呼吸、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致死亡。
问:既然是传染病,那它是怎样传播的?
答: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Ø  经胃肠道传播,即粪-口途径;
Ø  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手足口病的传播源
Ø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Ø  接触过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就可以成为传播手足口病传染源
问:为什么孩子易患手足口病,老师还让回家休息?
答:因为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有普遍易感,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但为什么就诊的患儿以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孩子为主,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易感人群聚集引起的,也是老师为什么让孩子回家休息的原因,这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孩子免于病毒的侵袭。
问:手足口病能治好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答:一般手足口病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重症患者只要主动配合,积极治疗,一般愈后良好。
如果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手、足、口腔出现红点、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密切观察。不要带孩子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问:我们该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家及环境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居室要经常通风;
    要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足和口腔有没有异常,留意孩子的体温。
问:怎样进行日常用品的进行消毒呢?
答:1.患儿用过的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可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2.污染的或可疑被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3.患儿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问: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生病了要怎么办?
答:首先不要让生病的孩子与健康儿童接触;两个孩子的餐具、玩具、枕头被褥、便器等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并做好消毒;患儿的痰液、鼻涕、粪便等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照顾接触孩子前、接触患儿及周围污染物品后、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多开窗勤通风。上幼儿园、上学的小朋友得病后,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才能上学,以防传染他人。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