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介绍 > 新技术、新项目 >

新技术、新项目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发布时间:

2021-01-19 07:49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家住金坛的宋老太,今年已经85岁了,生活自理不成问题,近日来却时常感觉腰腹部疼痛,而多年前的腰椎骨折和胃炎病史,让老太和家属都以为此次疼痛,又是老毛病复发了,家属带着老太保守治疗了一段时间,眼看着老太太仍然夜夜无法入睡,吃也吃不下,可愁坏了几个女儿。
      这不一家人慕名找到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徐群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徐主任认为是食管裂孔疝导致了宋老太的这一系列症状。 
      可是老太太今年已经85岁了,是继续保守治疗缓解症状,还是选择手术治疗,家属一时也难以决定。徐群主任耐心又详细地解释,分析利弊,打消了家属的顾虑。
      随后12月17日徐主任在患者全麻状态下为其行了“腹腔镜经腹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程两小时五分钟。
      术后宋老太的症状消失了,能进食,也能平卧睡觉了。一周后患者顺利出院。这也是我院首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食管裂孔疝是什么?

      我们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类似“天花板”的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
      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我们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当食管裂孔过大,于是压力差会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就称为食管裂孔疝。
      一般分为四类:
      1型又叫作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最常见,大约占所有食管裂孔疝的75%-90%。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食管长度是正常的,只是胃食管结合部及部分胃腔随着扩大的食管裂孔疝进入胸腔,常在平卧时出现,站立时消失。
      2型食管裂孔旁疝:较少见,仅占裂孔疝的5%-20%,表现为胃的一部分(胃体或胃窦)在食管左前方通过增宽松弛的裂孔进入胸腔,而食管胃结合部位位置正常。
      3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是前两型疝共同存在,具有前两型疝的共同特点。
      4型巨大型食管裂孔疝:可以认为是2/3型继续发展的结果。胃疝入胸腔的部分比较巨大,可以达到胃1/3以上,甚至是部分网膜/结肠和脾脏等其他脏器,危害最大,治疗起来也更复杂,常常需要使用补片。
 

食管裂孔疝的主要症状

      1. 疼痛: 胸骨后或上腹部烧灼痛或隐痛或胀痛或紧压感,疼痛扩散范围较广,餐后30-60分钟发生,下蹲弯腰和平卧可诱发,亦有心前区痛或全胸痛,少数可呈急腹症表现。
      疼痛多在1小时内自行缓解,当食管旁疝发生嵌顿时,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及吞咽困难。
      2. 反流症状:嗳气,反酸,烧心,呃逆,呕吐等。
      3. 梗阻症状:当部分胃疝入胸腔或食管炎使食管变窄或痉挛,进食时有梗噎,下咽不顺或有食物停滞在胸骨后方,初为间歇性,久之可呈持续性。
 

食管裂孔疝的预防与调理

      对于本病,应用抑酸剂/制酸剂和胃动力制剂,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这也是患者持续多年不愈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了规范治疗,日常生活调理也非常重要!
      1. 细嚼慢咽:一可控制三餐,二可减少粗糙的食物擦伤食管粘膜。
      2. 不饱食:胃体积增大,胃内压力增高,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腔内引起烧心,胃疝入食管裂孔之上便有胃胀或痛的感觉。
      3. 选好食物品种:太甜,太油腻,太辣,太黏和难消化的食物要少吃,粥食易引起反酸,所以患者喝粥也要有个度。
      4. 餐后注意坐姿:餐后不宜坐在低矮的沙发上,尽量使胸腹部舒展,保持食管在上胃在下。
      5. 睡觉不要平躺:可以把床头抬高15-20cm(抬高枕头没用)。
      6. 保持排便通畅
      7. 腰带不要太紧:腰带过紧,穿紧身衣,会加大对胃的压力,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
      8. 餐后避免弯腰: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措施,若不能避免饭后不弯腰,那就应控制食量。
 

文/徐丹丹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