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介绍 > 新技术、新项目 >

新技术、新项目

警惕心脏房颤危害,微创射频消融术来帮您


发布时间:

2021-01-26 07:59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近日,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开展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开启了我院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新篇章!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金坛地区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空白,目前,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是金坛地区首家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医院。
       患者路先生,58岁,因“反复心慌8年,加重1年”在我院门诊就诊。
       初期患者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1年前患者转为持续性房颤,平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室率控制不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因心房颤动出现脑卒中的风险,心超检查提示心功能下降,心内科杨黎明副主任医师耐心沟通后建议其住院治疗行射频消融手术。
       患者入院后经食道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手术于1月13日成功开展,术中患者转为窦性(正常)心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较前改善,现已康复出院。
       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系常州市级重点专科,在科主任周磊的带领下,着力打造我区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
       目前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常规开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速、房扑、房颤、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团队核心何雪松副主任医师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系统学习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而此次医院首例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成功,也标志着我院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更上一层楼。
       我院心内科通过不断发展重点技术,从胸痛中心到心衰中心的建立,以及目前构建更为完善的电生理诊疗体系,只为更好地服务广大金坛地区患者。
 

房颤有哪些症状?
       如果您有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房颤: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容易感到疲乏;头晕眼花或者晕倒;胸部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到呼吸困难。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会并发血栓和栓塞,导致中风、偏瘫、甚至死亡;长期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对于已有心绞痛的患者,房颤使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心慌、气短、胸闷、发力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房颤的治疗方式
       ①冷冻球囊消融术,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创伤小;
       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高,创伤小;
       ③药物治疗,有效性较低,副作用多;
       ④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较少病人接受;
       ⑤起搏治疗,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根治房颤,较少单独应用。


什么是导管消融?
       通过一种微创导管技术,穿刺大腿根部或者头颈部血管(像打针一样),将导管放到心脏内,用导管所产生的热效应(射频消融)或冷效应(冷冻消融)对病变组织进行损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90%的房颤与肺静脉有关。导管消融术能够在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损伤,形成隔离带。这样,由于肺静脉引起的异常指令就会被限制在隔离带内,从而保证了正确的指令能够传达到心房和心室。
 
房颤有哪些误区?
1. 房颤无需早期治疗
       房颤的症状虽然可能很轻,但其危害很大,严重的可能导致中风、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另外房颤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心脏疾病,所以房颤患者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房颤治疗越早,预后康复越好,如果阵发性房颤已经发展成了持续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将大大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也越高。
2. 房颤患者只能药物治疗
       很多房颤患者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可达龙、心律平、莫雷西嗪、倍他乐克等,这些药物对房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经长期观察,这些作用都是暂时的,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且副作用多。近几年导管射频/冷冻消融为房颤的根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3. 老年人房颤采用导管消融术的风险高,安全性差
       这是对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方式不了解造成的认识上的误区。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操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通常只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皮肤切口小,无需缝合,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因此,老年人也能很好的耐受。
 
文/心内科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