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介绍 > 新技术、新项目 >

新技术、新项目

减黄新技术——全腹腔镜下胆囊空肠吻合术


发布时间:

2021-05-06 14:06

  来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浏览次数: [field:click/]

 今年80岁的姜大爷发现最近自己全身皮肤越来越黄,尿的颜色也越来越黄,而且肚子有时候会隐隐作痛。于是便来到我院,入住了西十病区肝胆外科。经过检查发现,姜大爷体内的总胆红素高达291umol/L(正常值为3.4-23.0),磁共振检查显示其胰头占位,胆总管下段狭窄、胆总管上段及肝内胆管扩张。最终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头占位(胰头癌),这就是他“黄”的原因。
       肝胆外科专家虞卫新主任医师团队分析讨论后认为姜大爷已经处于胰腺癌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切除的机会,但是仍可实行姑息性减黄手术,即胆道内引流术。这样可以消除他的皮肤瘙痒,改善生活质量,并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肾衰竭,肝衰竭或肝肾综合征。
       手术开始后,先进行腹腔镜探查。虞卫新主任医师发现,姜大爷的胆总管下段及十二指肠周围已经广泛浸润粘连,胆囊及胆囊管尚未侵袭。实施常规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比较困难且风险较大、术后严重并发症可能性也大。于是果断实施了全腹腔镜下胆囊空肠吻合术,这是我院开展的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囊空肠吻合术。
       与传统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相比,有学者研究发现其更简单、快捷。尤其是使用腹腔镜技术,仅需打五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有更快的恢复时间及无明显差别的生存时长。虽然术后并发症概率略高于传统术式,但对于合适的患者,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术后9天,患者胆红素已经降到101.5umol/L,皮肤黄疸明显减退;出院后一个月,复查时胆红素已经降到15.6umol/L,已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为什么胰头癌会黄疸?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如胆总管结石)或完全机械性梗阻(如胰头癌),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胆汁淤滞、酯型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继而引发黄疸。一般随着胰头肿块的扩大,胆道压迫越来越厉害,大便的颜色随着黄疸加深而变淡,最终呈陶土色;小便颜色则愈来愈浓,呈酱油色;皮肤会出现瘙痒等症状。
       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癌,壶腹癌和远端胆总管癌,通常以无痛性黄疸为特征,绝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其生存期大约在4-12个月之间,而如果患者“黄”的问题不解决,往往会早期就引发肝衰竭、肾衰竭等造成患者的死亡。
 
文/巢晨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大道500号
咨询电话:0519-82816099(门诊服务台) 投诉电话:0519-82821553(院办) 邮编:213200
金坛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