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 视频号

  • 互联网医院

×

期刊文章

首页 | 医院文化 | 期刊文章

粽香三十里

发布时间:2025.07.14

又是一年粽叶香,我想起了外婆。外婆家在尧塘谢桥村。小时候交通不便,小路弯弯绕绕足足有三十里地。记忆中,这三十里会途径许多小村庄,有青石板路、老桥以及许多鱼塘,更多的是漫野无边的麦田。在这三十里路的终点,是满眼期待的外婆站在屋前凝望。那一刻,记忆里满是幸福.......

竹篮里的星光

外婆家的三十里路,在七岁的我眼里是条缀满惊喜的银河。每逢端午前一天,爸妈总会带着我去外婆家送节礼。我们走在田埂上,蝉鸣在稻叶间织成网,远处的白墙青瓦逐渐漫成水墨画就知道外婆的灶台已经烧热了。外婆远远地看到我们就乐了,笑得十分甜蜜。她会一把抱起我来,往我手心里悄悄塞进一颗水果糖:“先去灶间喝碗绿豆汤,外婆给你留了蜜饯。”那糖纸剥开时的脆响,混着灶台飘来的粽香,成了我童年最甜的背景音。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水果糖是她攒了半年的零嘴,自己舍不得吃,全藏在樟木箱最底层的铁皮盒里。

灶台边的魔法

外婆的厨房是座魔法城堡。她总能把寻常食材变成珍馐:箬叶在她手里打个旋,就成了盛着糯米的小船;咸鸭蛋黄用细棉线一勒,金黄的油便渗出来,滴在青石板上像颗碎太阳。我最爱看她包“小脚粽”,指尖捏着粽叶绕三绕,草绳缠两圈,一枚枚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整整齐齐立在竹匾里,像列队的小士兵。

兰兰你来试试手。”她往我掌心放片箬叶教我把糯米堆成小山,再轻轻压平。我的手指太笨,总把粽叶戳出洞,糯米漏得满桌都是。外婆却笑着用粗布巾擦我鼻尖的米:“看,咱们兰兰包的是'漏财粽’,以后定是个大方丫头。”她说话时,鬓角的银发垂下来,沾着灶间的烟火气,在晨光里微微发颤。多年后我在城里买过无数精致粽子,却再没见过比外婆“漏财粽”更珍贵的点心。

菖蒲水洗过的童年

端午清晨的仪式从一盆菖蒲水开始。外婆把晒干的菖蒲根泡在铜盆里,青绿色的汁液渐渐染透水面,像盛了半盆翡翠碎。她用细棉签蘸着雄黄酒,在我额头画个“王”字,说是能镇住五毒。兰兰别动,画歪了要变成小花猫。”她的呼吸带着昨夜煮粽的甜香,落在我发顶,痒酥酥的。最妙的是午间的“撞蛋”游戏。外婆用彩线编了蛋兜,把煮熟的鸭蛋装进去,挂在我脖子上。我攥着蛋去和邻家孩子比谁的蛋壳硬,输了就哭丧着脸跑回来。外婆便从碗橱里摸出个熟鸡蛋:“咱们换个'金元宝’去,保准赢。”后来我才知道,那枚鸡蛋是她偷偷藏的,自己每天只吃粥就咸菜。

时间飞逝,转眼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十余年了。这些年,金坛的交通越变越好,那镌刻于心底的三十里路已模糊不清,无迹可寻了。后来又通了金武快速路,从城里开车到谢桥已缩短至十分钟。而我,却再也看不到站在屋前凝视远方的外婆了。

文/荀兰兰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