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 视频号

  • 互联网医院

×

期刊文章

首页 | 医院文化 | 期刊文章

肝脏里的”温柔客房“肝血管瘤

发布时间:2025.06.02

在体检报告里瞅见“肝血管瘤”这几个字,你是不是瞬间头皮发麻,心里“咯噔”’一下,开始胡思乱想了?

肝脏里的“小红气球”

肝血管瘤,说白了就是肝脏里的一群血管“调皮捣蛋”,凑在一起变成了个瘤。不过这瘤可不一样,它不“搞破坏”,是个老实的“乖宝宝”,属于良性肿瘤。打个比方,肝脏就像一座超级大工厂,里面有好多“小房间”,突然有一天,有些“小房间”里冒出了一个像充满血的“小红气球”,这就是肝血管瘤。它安安静静地待在肝脏里,不吵不闹,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体检的时候才偶然发现。

它是怎么“住进来”的?

肝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清楚。有个说法是,在胚胎发育的时候,肝脏里的血管就像一群正在军训的小朋友,走队列的时候不小心走乱了,这些血管“小朋友”异常生长、聚集,最后就形成了肝血管瘤。还有研究发现,女性朋友在孕期或者长期吃避孕药,身体里的激素水平像坐过山车一样变化,这时候肝血管瘤可能会“兴奋起来,长得更快。就好像给它施了“魔法肥料”让它悄悄长大。

多数时候,它是个“隐形人”大部分肝血管瘤都很“低调”,特别是个头小的(一般小于5厘米)。它们就像一个安静的租客,住在肝脏里,不影响肝脏正常工作,也不会让你感觉到任何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体检做B超、CT这些检查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肝脏里多了这么个“小家伙”

但要是这个“小红气球”越长越大(一般大于5厘米),就开始有点“不安分”了。它会挤压周围的肝脏组织和其他器官,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感觉到上腹部隐隐作痛,好像有个小手在轻轻捏你的肚子。有时候还会觉得肚子胀胀的,吃不下东西,连消化都不太好了。不过别太担心,这些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

抓住它的“小尾巴”: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这可是揪出肝血管瘤的“头号侦探”,简单又方便。做超声检查的时候,就好像用一个“透视眼”往肝脏里看。在超声图像上,肝血管瘤就像一个边界清楚的小亮点或者小暗点,医生通过它的样子、大小和位置,就能初步判断是不是肝血管瘤。就像从人群里认出一个熟悉的朋友看一眼特征就知道了。

CT检查:如果超声检查还不能完全确定,那就轮到CI检查“大显身手”了。CT检查就像是给肝脏拍了好多张超级详细的“照片”,把肝脏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

肝血管瘤在CT上有个特别的表现,就像一场有趣的“灯光秀”,动脉期的时候,它的边缘会像小彩灯一样亮起来,然后灯光慢慢往中间移动,延迟期整个都亮堂堂的,这种“快进慢出”的特点,就像给肝血管瘤贴上了一个独特的“标签”

MRI检查:对于一些比较“狡猾”、不太容易辨认的肝血管瘤,MRI检查就派上用场啦。MRI就像是给肝脏做了一次“深度按摩”,能更精准地探测到肝脏的每一个细节。在MRI图像上,肝血管瘤会展现出独特的信号特征,就像它穿着一件特别的“衣服”,让医生一眼就能认出它来。

治还是不治?这不是个难题定期观察就行:对于那些个头小、又没有任何症状的肝血管瘤,医生一般会说:“别管它,定期来看看就好啦。”就像家里有个安静的小宠物,只要它不捣乱,就不用特别去管它。每隔6-12个月去做一次超声检查,看看这个“小红气球”有没有长大或者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大部分小的肝血管瘤都很“稳定”,不会影响你的健康。

需要干预的情况:要是肝血管瘤长得太大,开始“欺负”周围的器官,让你感觉不舒服了,或者它生长速度特别快,像个调皮的孩子到处乱跑,这时候医生就会考虑治疗了。治疗方法有好几种,比如手术把它“请出去”;还有介人治疗,通过一根细细的导管,把一些特殊的材料送到血管瘤的血管里,让它不再“疯狂生长”;另外,还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这些微创治疗方法。

与“房客”和谐共处

饮食小窍门:在和肝血管瘤“相处”的日子里,饮食上也有点小讲究。多吃点蔬菜水果,它们就像给肝脏这个大工厂提供的“清洁小卫士”,帮助肝脏保持健康。少吃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给肝脏减轻负担,让它工作得更轻松。还有,千万要戒烟限酒,不然肝脏这个“大管家”可就要忙不过来了。

运动要适量:适当运动对身体好,就像给肝脏这个大机器做保养。可以去散散步、慢跑一会儿,或者游游泳。不过要注意,别做太剧烈的运动,也别让肚子受到撞击,不然万一碰到肝脏里的这个“小红气球”,让它“生气”破裂了,可就麻烦了。

心态放轻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别因为知道肝脏里有个肝血管瘤就整天提心吊胆的。要知道,大部分肝血管瘤都是很“友好”的,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该干嘛就干嘛,生活完全可以不受影响。

肝血管瘤其实并不可怕,它就像肝脏里一个偶尔调皮的“小房客”。只要我们了解它,和它好好相处,就能继续健康快乐地生活!

文/胡晨巍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