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 视频号

  • 互联网医院

×

期刊文章

首页 | 医院文化 | 期刊文章

主动筛查,科技护航——共筑”肠”治久安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1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期而至。今年主题聚焦“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让肠癌防治“肠”通无阻,呼吁全社会关注结直肠癌这一高发恶性肿瘤的防治行动。肠癌虽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三位,但因其发展周期长、早期干预效果显著,被称为“最易预防的癌症”。拿握科学知识,拥抱先进技术,让我们携手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多点“肠”识,带您了解大肠癌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2022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大肠癌新发病例数在中国癌症中位列第二。大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以及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其发病率在不同部位有所差异,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来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黏液便,血便或脓血便等。

2.腹痛:由于癌肿糜烂、继发感染刺激肠道引起的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或腹部不适。

3.腹部肿块:主要在右腹,质硬,呈结节状。4.肠梗阻症状:晚期大肠癌可能导致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和便秘,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5.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6.转移症状:晚期大肠癌可能导致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和便秘,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早期和中期大肠癌患者。

2.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化疗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3.放疗: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癌细胞或缩小肿瘤体积。放疗通常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复发率。放疗也可以用于缓解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症状,如疼痛、梗阻等。

4.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最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远离大肠癌,从预防开始

相较于治疗大肠癌,预防大肠癌同样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到健康预防。

1、调整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同时,要减少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坚决戒烟,并控制酒精的摄入对预防直肠癌非常重要。

3.保持正常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有助于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4.积极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建议培养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的习惯。

5.避免接触致癌物:要尽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或暴露于致癌环境中,减少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6.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通过肠镜检查、血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方式,可以及早发现大肠癌隐患,提高治煎率。特别是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体检。

重视癌前病变肠息肉:80% 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通常需 5-10年),发现后及时切除可阻断癌变。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定期肠镜监测。高危人群:主动筛查是关键。

以下人群需提前筛查(建议从 35-40 岁开始):

口 一级亲属有肠癌史;

本人有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史;

长期久坐、肥胖、糖尿病或吸烟者;

遗传性肠癌家族(如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文/王慧

返回上一页